公共場所“禁止隨地便溺”用圖標如何表示?近日,武漢地鐵4號線站內的一欄宣傳畫給出答案:在小便男子旁,配了把大剪刀。隨即引來不少網友的圍觀和吐槽。5日,圖標設計方表示,這只是一種幽默有趣的網絡化表達,并無惡意。
張西流:公共場所隨地便溺—剪掉。這不是一句原創的歇后語,而是武漢地鐵的一個公益廣告,很惡俗、很暴力。然而,面對網友的圍觀和吐槽,公益廣告設計者稱“幽默有趣”,可見其價值取向和生活趣味是何等低級。
房清江:“禁止隨地便溺”的圖標,在小便男子旁配把大剪刀,讓人看得懂,卻又讓人浮想聯翩。如網友吐槽道:“這是‘禁止便溺,違者剪掉’的意思嗎?”毫無疑問,懾嚇是設計的初衷。這樣,解讀起來不免有“以惡制惡”的味道了。
蔡桂芳:公益廣告應該立足于人性關懷,通過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,讓人們自覺、主動地去遵守社會規范,這樣才能達到良性社會管理的最終目的。同時,針對有人隨地便溺等不良社會現象,我們還要通過一些實際舉措來疏導,如增加公廁指示牌等等。在公共場所,人們需要的不是調侃和戲謔,而是實實在在的關心與幫助。